項目進度如何報告?你真的會嗎
報告項目進度相信所有的項目經理都做過,很多時候,單一的數據評估會有欺騙性。作為一個項目負責人,評估、掌控并匯報出項目進度,是核心中的核心。那么項目進度,都有哪些內容需要報告呢?
一、工作單位量
工作單位量有可能是子模塊、需求數量、硬件批次等等。用工作單位量作為項目進度評估,只是很小的適用范圍。
比如傳統的生產制造部門行業,固定的流水線生產冰箱,電腦。舉例:10W的生產量,每天計算生產數目,就可以很精準的反饋這筆單子的項目進度。但是很多項目不一定是按照單位量直接衡量。
比如測試6款軟件。你們測試完成1個軟件,項目進度就是1/6,測試2個,就是1/3……因為可能每款軟件的測試周期不一樣。
或者需求單位量,有可能小需求,一天就能實現十個八個,同樣,一個需求,可能一個團隊做兩個禮拜都不一定搞的定。再特殊點,喬布斯“只要一個按鍵”的需求,折騰了整個蘋果多久?
二、時間
時間直接等同工作進度,是很多老板的理想,更是很多老板大而化之管理的一種方式。但是作為項目負責人,絕不可以按照已用時間/總時間=項目進度的方式來掌控項目,否則會掛的很難看——如果老板對項目運作比較懂行,也不要如此匯報。
既定的時間結束,項目完成。這是唯一的交集,在過程中,時間軸和項目進度軸可能完全不搭界。作為新手的項目負責人,一定要注意,不能用時間作為項目評估的標準。
比如一個新項目是三個月的周期,但是為了了解新業務,可能最初兩個星期就是單純的學習、摸索,也就是傳統的磨刀不誤砍柴工。兩個星期過去了,項目進度是零——如果project上把預研、探索時間也作為項目內容,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匯報:單項任務進度:100%,項目進度:XX%。
同樣,一個維護項目是三個月的周期,可能一個半月時,所有的需求都已經實現,后面的一個半月是性能、壓力、升級測試,以及bug的修復期。所以可能一個半月時,項目進度就是90%,然后慢慢爬向100%。
新人需要旪間學習才能上手,新人一開始參與時,會需要對這個系統有經驗的老手來加以指導,這會減少老手投入開發的時間。人數增加后,溝通的成本會呈幾何級數地增加。
比如生一個孩子要花十個月,即使找來十個人,也不可能一個月就把小孩子生出來。
人數多了,可是現在可以讓他們做的工作一下子沒有這么多,項目經理得要想辦法生工作讓這些人都有事做。這樣子反倒會讓項目經理沒有心力與注在真正該做的事情上。
如果有人沒事做,就會很害怕自己被裁員,就會做一些看起來像是工作的事情。于是做一些抵銷人工作的事情。
成功的項目,依賴于時間和思考,依賴于一步步的積累。成功是積累出來的。原來我第一次帶項目,比你們更不堪,硬著頭皮做,現在不是熬出來了么。當你感到迷茫不知如何下手的時候,先硬著頭皮做。做一段時間,思路自然就有了——反而依賴于空想,不去行動,會達不成目標。
那么,你作為一個新鮮出爐的項目負責人,會認為自己需要了解多少,才是對項目的掌握得力呢?你認為自己應該回報多少,才能讓你的領導清晰直觀的做到可視化管理項目?